中國江蘇網5月15日訊(通訊員 陳思宇 記者 袁濤)5月15日,早上8點不到,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牙周科診室的燈光像往常一樣亮起,科室主任陳武早已佩戴好口罩、帽子及手套,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。
  “父親最近生病在南京住院,但我約的病人、要處理的事情還是要及時去做。之前有段時間父親病得比較重,本來也想把預約的病人改期,但有的病人已經提前了三、四周時間預約。”陳武打算一天的診療結束後,再趕往父親的病房看望。
  他有一群“鐵桿”病人
  “陳主任說的!——這是我們家的口頭禪。”患者陳阿姨說。1993年,她兩顆門牙疼得受不了,其他醫院都建議拔牙,因為愛美,陳阿姨不願“破相”。這時有人給她介紹了陳醫生。
  “牙周問題找他準沒錯。”抱著試試看的心情,陳阿姨來到當年還是平房的口腔醫院。“陳主任說可以保牙。我的門牙沒‘下崗’,直到今天,堅守‘工作崗位’21年了!”
  “我們全家人牙齒有毛病都找他看。”如今陳阿姨的父母、愛人、妹妹、妹夫、弟弟、弟媳牙齒一有狀況,總是會第一時間想到陳武,單位的同事也紛紛通過陳阿姨介紹到陳武這裡看牙,“同事家92歲高齡的母親和同事的女兒都是陳武的病人。”
  陳武的“鐵桿”病人中,除了陳阿姨這樣“七姑八姨”型的,還有“祖孫三代”型的。1988年剛從南醫大口腔醫學系畢業,陳武接診了一位牙周病人,如今一直看到了他的孫子。“他信任我,就願意把家人也介紹來。”
  “牙周病是‘小’病,牙周醫生常常沒有什麼成就感。但我自豪的是幾乎不間斷地會有病人來問候我、感謝我。”陳武告訴記者,從醫26年,有著10年以上交情的病人多到“數不過來”。“牙周病是慢性的,終身伴隨,和很多患者的關係就像朋友一樣,隔一段時間就要來看看。”
  用心關愛患者
  “以前我們不知道牙齒也要做保健,每次複診他都不厭其煩地講牙保健知識。”現在陳阿姨的父母做飯時會把蔬菜剪碎,減少對老人牙齒磨損;一旦牙齒反酸就嚼核桃,中和一下。 “從當年的小平房到現在醫院的高樓大廈,陳武現在當上科室主任,卻一點架子也沒有,待病人像待家人一樣耐心、細心。他是好人!”陳阿姨說。
  陳阿姨常通過微信和陳武溝通牙保健知識。“他再忙也會在工作結束後回覆我。因為他對我們這些病人用心,所以我們一家人都非常信任他、謹遵醫囑。醫患關係是雙方的,患者尊重醫生很重要。”
  診前多花一些時間跟病人聊聊天,瞭解疾病史、家族遺傳史、生活習慣、目前身體狀況等,全面瞭解後,陳武會給出幾套備選方案向患者說明,根據患者經濟條件、空閑時間、對牙齒健康的認知觀念等充分溝通後選擇一套最合適的,“這叫適宜治療技術”。
  一天中午,已是下班時間,一對安徽的農民夫婦卻走進了陳武的診室。妻子患有牙周病,屢屢複發,夫妻二人慕名找到陳武。雖然已下班,但陳武最終還是利用中午為這位安徽患者進行診療。“多數病人都是從外地來得,看一次病挺不容易。”陳武說。
  為了減少患者的等待時間,牙周科充分發揮預約掛號功能。“每周一、周五我的專家門診,早上8點到9點半這個時段專門接待首診病人。其他的時間都是留給複診病人的,需要複診的患者都是通過電話預約具體就診時間,無需排隊。如果病人守約,花費在等待上的時間就會很少。”陳武說。
  大愛醫德得以延續
  “一直對看牙心存顧慮,冰冷的器械總是讓人不寒而顫,但我卻一點也不覺得陳主任‘可怕’,謝謝您!”
  “陳武主任看病認真,他態度和藹可親,我找他看病幾十年,至今牙齒有毛病還是選擇他。”
  “被牙周病困擾多年,雖然才治療一次,已初顯療效。他不厭其煩地指導我如何刷牙,如何搞好口腔衛生,讓我樹立信心。”
  ……
  在“好大夫”網站上,患者們對陳武誇贊有加。在陳武看來,和諧醫患首要的是醫生要有醫德,盡心儘力、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,從患者的角度治療。患者有認知,醫生會溝通,架起橋梁。“在這個過程中,醫生是主導。”
  陳暢行是陳武的研究生。在臨床實習中,他遇到這樣一位病人。他一張口,陳暢行就知道那是典型的梅毒病癥。但在‘診前三分鐘’談話中,患者隱瞞了病情。陳暢行沒有說破,認真地為患者診治,並委婉地建議他去做個全面的身體檢查。“遇到這種情況,考慮到患者的心理,我們不能直說,只能儘量做好個人防護工作。”陳暢行說,這些和患者溝通的技巧,都是陳武教過無數遍的。
  不僅有臨床診療工作,陳武還承擔著南醫大本科生、研究生的教學及臨床帶教任務。“僅憑我一個,是無法服務每一位痛苦的患者的。必須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年輕醫生,肩負責任,共同面對,不斷提高牙周的醫療水平。”。  (原標題:南京口腔醫生陳武:與病人為友 讓我自豪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o15dozil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